> 文章列表 > 四川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

四川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

四川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

四川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、地理科学、汉语言文学(含师范方向)等等。以下是具体名单,供大家参考。

国家特色专业:数学与应用数学、地理科学、汉语言文学(含师范方向)、英语(含师范方向)、历史学(含师范方向)、教育学(含师范方向)、物理学(含师范方向)、化学(含师范方向)、教育技术学、工商管理、经济学、思想政治教育(含师范方向)、英语

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:

年份 等级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备注
2019-2021 国家级 川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秘书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法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英语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历史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特殊教育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物理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化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生物科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软件工程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网络工程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经济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工商管理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金融工程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体育教育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心理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财务管理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音乐学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音乐表演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编导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
2019-2021 国家级 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俄语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法语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日语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通信工程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环境工程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教育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生物技术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安全工程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工程造价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会计学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市场营销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环境设计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绘画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舞蹈学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戏剧影视导演
2019-2021 省级 四川师范大学 产品设计

学校简介:

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、国家首批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,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、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。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——成都市,现有狮子山校区、成龙校区两个校区。

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,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,举办有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哲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历史学、教育学、艺术学、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。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、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(中国语言文学、教育学、数学、心理学、中国史、物理学、化学)、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、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、73个本科专业,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、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、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;建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、四川省“2011”协同创新中心3个,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,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、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、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0个,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。